每周工作安排

错题管理 因错生巧

作者:封浜小学更新时间:2018-09-06 09:26点击量:0


上海市嘉定区封浜小学 李自强              

【摘要】

学习数学,需要严谨的治学态度。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其思维的直观、抽象概括能力不强、有效思维时间短、思维浅显及灵活度不够等特征,难免在做题时屡屡出现做错题的情况。这些错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着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弊端。有效利用错题资源,培养学生科学有效地进行错题认知管理,不仅能提高的学习效率,并能促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小学数学 错题管理 整理分析

小学生在课内外的数学练习过程中,经常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错题,课外独立做题时出现错题的概率甚至更高。分析错题的成因,无外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巩固程度欠差,抑或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若干问题。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意识到错题的价值,并能有效利用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错题的精准讲解。通过对比、剖析、自主发现等,在错题的分析与讲解的过程中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将错题变成一种有效教学资源。然而每个学生的出错类型是有差异的,纠错只在某个点并不能起到“一以贯通”的效果,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教师方法独到,能培养学生自己形成错题管理的能力,对错题进行归类整理,深入分析和反思自己出错的原因,不仅能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养成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并且能逐步形成其反思能力和学习效能。

一、培养学生错题管理能力的意义

1、形成错题管理和学习效率之间的铰链

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些学生同样的错误会在多次练习中反复出现。究其原因,无论是粗枝大叶引起、思维惯性导致或是错误思路未更正等,进行错题管理的意义就在于从各种各样的错误原因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形成对避免错误再次发生的警觉,阻止同样错误的反复发生,从而保障做题快捷正确性。在现代的教学中,枯燥无味的题海战术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与其盲目地、漫无目的地进行大量的练习,还不如让学生针对自己的错误和薄弱知识点,进行少而精的练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错题管理能力不但能够帮助学生科学、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锻炼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错题集结有利于整理归纳能力的培养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心智不够成熟,其心理与生理发展稍显稚嫩,在学习过程中自我需求及严谨性还在继续构建中。因此,其学习动机相对比较被动,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时有依赖教师、家长和同伴的帮助,难免也会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去应对。由此而产生的错题,很可能疏于思考而反复出现类似错误。在整理过程中按需分门别类,找到错误共象,用记号笔标注,写出错误归因等。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诊断,自我修正。在需要进行阶段知识巩固、练习反馈中,学生以之练眼,促动对错题的思维反射,引起关注,避免重蹈覆辙。

3、加深理解记忆形成严谨治学态度

整理形成错题集的同时也是训练学生自主分析每一次错题的成因,重视练习当中某个环节出现的每一个错误,也是一次次答题自我筛查、修复的过程。我们通过自检、互检等方式,从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以及严谨的学习态度。教师通过良性激励评价机制让学生逐渐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二、培养错题管理能力的策略

1、错题整理分析的热铁效应

首先,教师应在进行高效课堂教学后,对学生即刻练习生成的错题进行热炉融铁式的及时记录和整理归结。在每一次错题出现后,及时地将错题记录下来。并将错误与正确的答题过程完整记录在活页纸上,记录正确的答题过程和错误的答题过程时最好用不同颜色的笔,这样以后回过头来复习的时候能对当时出现的错误一目了然。在记录结束后将活页纸装订在自己的错题本中,以此积累错题。由于活页纸页码不固定,可以根据错题类型等进行分类,每次查阅时也可按实际情况进行及时更换或补充。

记录完错题后,按类按需进行归纳整理。若是不及时进行归纳整理,错题集将会变得非常混乱、没有头绪。因此,在学生积累错题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地分类整理。分类整理时,可以把类似的错误整理到一起。例如学生遇到单位不统一的应用题经常会出错,那就可以把这一类错题归纳整理到一起,如:“小胖练习毛笔字,一分钟大约能写8个,照这样的速度,他2小时大约能写多少个毛笔字?”学生会错误列成算式“8×2”;“小亮步行的速度是70/分,他2小时能走多远?”学生错误列成“70×2”。类似的练习放在一起多次操练,学生就会明白,做题时一定要注意观察题目当中的单位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转换单位为计算第一步。

其次,整理错题时还应该注重错误原因的反思和分析。出现错误不要紧,只要去及时改正,但在改正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分析和反思自己的出错的原因、对错题进行认知上的深度加工,从而避免下次又出现同样的错误。在进行错题分析时用不同颜色的笔在错题后写出错误的原因。例如,在列式计算一题中,“一个数除60,商是20,这个数是多少”,学生把“除”看成“除以”,从而列出错误的算式“60×20”。这时可以让学生用红笔标示出“除”这一关键词,并在错题旁写出“除”和“除以”的区别,此类明显的“标注”有利于提示并作出正确思考,避免类似错误的重复出现。由此,学生对待错题也不再仅停留于表面,机械订正出正确的答案,而是有针对性的通过错题的梳理、分析、归纳、重整思路,形成知识建构的正确思维,真正做到“吃一堑长一智”。

另外,在错题整理和分类时,可以把相似的、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整理到一起。注重容易混淆知识点的对比和辨析,有利于让学生透彻理解相似知识点的区别和联系,提高做题准确率。例如在三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对于长度单位的进率和面积单位的进率容易混淆。学生在做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出现了错误,可以把错题记录下来,并把几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写在错题旁边,以加深对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这一知识点的巩固。在之后的练习中,如果出现了长度单位换算的错误,也可以以同样的方法记录下来。这时,可以把两次记录下来的错题,整理到一起,加强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对比和辨析。

2、同伴比对互为敦促的互检效应

    在平时的学习中,鼓励同学之间进行错题的交流。每个人的错题集因人而异,集结的错题各有千秋,在他人的错题本中加以学习和借鉴,发挥同伴间的互助互检作用。在每一个单元学完之后,让学生和同桌交换错题集,看看本单元自己错误的地方和同学错误的地方有什么异同点。也可尝试“小考官”的游戏,轮流从自己的错题集挑出题目考考对方,看看对方能不能做对。这样的活动让错题集在数学教学中和学生的学习中越来越有存在感,学生坚持不懈做下去的动力油然而生。当学生们慢慢习惯了这样的学习模式,错题集的利用率就会越来越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自我反思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也获得相应提高。

3、教师对错题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部分学生的自觉性不高,错题整理可能会出现“三分钟热度”的情况。如果缺乏教师的监督和管理,可能其持久力随时动摇。这就需要教师加强监督,并及时地对他们的错题整理情况予以客观评价。教师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检查学生的错题整理情况,对整理错题集有条理性、反馈良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和鼓励。对不足之处予以方法指点,从而让学生找准方法,从主观上重视错题管理的问题。另外,教师在检查错题集的过程中积累题库资料,也可以将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再次列入试题中,这样是操练不但能够检验学生错题整理后的学习效果,还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全面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错题是一种资源,它反映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合理利用错题资源,培养学生的错题管理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习惯,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逐步养成错题整理的习惯,科学有效地进行错题整理。在错题管理中,因错生巧,从而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汤春燕.典型错题库:小学数学教学新资源[J].聚焦长三角,2015,(5):80-82

[2]毛战玲. 提高数学纠错的思考 [J]. 基础教育,2014,(7)

[3]叶玲玲.浅谈高中数学错题集的有效利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15)

联系电话:021-59137048 学校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吴杨路50号

copyright©2017 上海市嘉定区封浜小学

沪ICP备11021021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