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动态

用心耕耘 砥砺前行

作者:封浜小学更新时间:2018-01-08 14:32点击量:0

            嘉定区封浜小学 张 燕

张燕,女,中共党员,从小就怀揣着教师梦的她,自2006年7月从上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 放弃了在市区发展的机遇,义无反顾地走进了曾经的母校——封浜小学,走上了三尺讲台,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在近11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在封小这片沃土上,她甘于奉献,乐于教学,勤于笔耕,勇于创新,她用心耕耘着教学事业,用爱浇灌着每位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党员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价值追求。

一、甘于奉献:一份责任  一份担当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孩提时候看到这句来自于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时,她常常思索:老师的爱有这么博大吗?当她真正步入教师行列,她终于明白——春天因鲜花而绚丽,秋天因硕果而灿烂;学生因努力而进步,教师因奉献而自豪。

作为一名教书匠,她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特殊使命。她用满腔激情挥洒在三尺讲台,她把拳拳爱心奉献给她的学生。五年的班主任生涯造就了一个细心做事,耐心待生的张老师。她会记着每个学生的生日送上真诚的祝福,她常常牺牲休息时间为学困生们查漏补缺,她也曾为放学不愿回家闹失踪的问题学生开导解忧,她更对单亲家庭的孩子倍加关注……

作为一个中层干部,她恪守着忠诚效力的做人原则,在自己分管的领域里无悔付出。工作时间常常是披星戴月的,私人时间却是少之又少。轮到学校筹备大型活动的前夕,双休日也自行取消;父亲身体抱恙,孩子参加课外补习班,忙碌的她几乎无暇顾及家人。即便在身怀六甲之时,还参加了区教育局第二十教育管理研修班的军训、主题论坛、读书交流、课题调研、野外拓展等上级组织的各项培训后顺利结业。

二、乐于教学:唤醒课堂 成就学生

课堂是教师挥洒激情,学生收获知识的精神天地。在封小阳光教育的课堂里,张老师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她尊重学生个体,关注差异,师生关系是和谐而温暖的,生生互动是智慧的互补与共享。

从事语文教学的她,课堂上致力于引导学生依托文本,积淀语言,习得规律,同时超越文本,延展运用,形成能力。她不愿用教参的“一家之言”去禁锢学生们对文本的解读,而是关注学生在读书过程中个性的成长。她喜欢在阅读课上想方设法突破文本的局限,唤起学生的阅读体验和生活积累,真正把阅读的重点定位于充满智慧的过程享受,而非充满理性的结论获取;即时到了中高年级,她仍然喜欢在作文课上开展“说话”活动,让学生从口头语言的表达、倾听和评价中获得自信与乐趣。也会给学生提供各种各样新奇有趣的话题与材料,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使他们的思维品质得到提升。所以,几乎每年都有学生的征文获奖或发表。

三、勤于笔耕:书写成长 收获精彩

写作是思想的磨刀石,是思考力的外显性标示,促进我们把教学观点表达得更科学、更经得起推敲,它犹如隐形的翅膀让教师飞向纵深的专业发展。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不仅进行了大量阅读:专业书籍引领她重温和回归教育的本义,让她在教育专家们的智慧里呼吸,散文杂记如香茗醇酒令人沉醉,让她感受着涌动在字里行间的生命智慧;此外,她还勤于笔耕,记录课堂上那些有趣难忘的“生成”,记录那些或成功或失败的教育案例,记录生活历程中那些深深浅浅的脚印。从教11年间,她撰写的教学案例(论文)获得过《现代教学》论文评比大赛二等奖,区教学新秀论文一等奖,区课堂转型论文评比一等奖……多篇论文发表在《现代教学》、《新课程》、《新教育论坛》、《嘉定教育》等市区级教育类核心刊物上。由她参与其中的课题研究涉及到学校的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墨韵书香等多个领域,这也督促着张老师向多领域进军,提升个人综合素养。

四、勇于创新:荡涤理念 开拓进取

惟有不满,才有创新;惟有耕耘,才有收获。在学科教学和学校管理中,张老师争当着创新的开拓者。

课堂转型呼唤着师生关系的变革,也呼唤着新的教学方式的诞生。看到课堂上个别开小差的孩子,看到作业本上错误答案,她会思考,如何让课堂增值,如何让练习高效,如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这些问题带着她在实践与反思中探寻教学捷径。

“聚餐式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基于课程标准,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提升学生学习效能为目标,利用“课前导学单”、“课中学习单”、“课后检测单”促进学生在目标指引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学会检测。课堂上教师基于课程标准,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为主导,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每一位教师的课堂形成了“用餐”三步曲——独自备“餐”(个体自悟)、互助品“餐”(同伴互学)、共享美“餐”(群体争鸣)。

“阳光导学单”——一份好的导学单可以省去教师很多烦琐的讲解。孩子们人手一单,好像拿着老师绘就的“寻宝图”,一路研究着、摸索着、体验着,当他们终于摘到属于自己的果子时,那份喜悦让他们获得了一个学习者的成就感。这对教师如何分析学情,解读教材,理出重难点,并通过课堂学习活动来突破难点,是一次挑战和历练。

这样的教学研究实践,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幸福感,也让她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促进了她个人的专业成长。

 “微信公众平台”——随着微信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更便捷的信息渠道已经打开。是时候为学校引进新的宣传通道了。从百度搜索相关操作到咨询客服,注册账号,确认通过,历时近2个月。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嘉定区封浜小学”于2015年2月27日正式运行,增加了学校对外宣传的渠道。同时,也意味着张老师的任务又多了,需要及时更新发布相关活动讯息,话题,而她在同事的帮助下又逐步探索开发新的功能,将微信公众平台这方宣传的天地用足用好。目前,关注的用户达到一千多多人,其中含教师、家长、也不乏教育局、街镇教育界领导。微信平台的设立标志着学校宣传手段上的求新求变,让发生在封小校园里的精彩故事被师生、家长、社会所知晓,扩大了办学的影响力。

奋斗是青春最美丽的!在张燕老师的价值观里,“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知识能力,改变我们的未来;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外貌,但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内涵和素养,时刻展现笑容;很多事情是不期而至的,我们无法选择它何时开始。但是,我们却可以决定它的结果,这完全取决于自己奋斗的结果。” 她会继续和封小的同事们协作进取,并肩作战,为封小的发展增添更多的明媚阳光!

 

 

有了孩子们,我永远不会寂寞

                             ——记上海市嘉定区封浜小学张燕萍老师

“我喜欢和孩子们一起书写、绘画,有了他们,我永远不会寂寞!”只要老师之间一谈起学生,张燕萍老师时常会幽默地那么说。不过她就是那样一个对民族文化怀揣着兴趣,对工作充满着热情,对生活充满着活力,受孩子们喜欢的“孩子王”。

一、  兴趣所致,刻苦专研,收获成效

2006年9月,张燕萍教师刚刚从大学毕业,就来到了满溢着书香气息的上海市书法实验学校—封浜小学。在一年的见习期里,她在学校外聘的书法家“程峰”老师和学校书法专职老师的身边,汲取了很多书法艺术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教学实践经验,她在学校“学品—书品—人品”三品合一的书法教学理念下,着实看到了封浜小学的学生所展现的风采,作为教师的她更是对学校的书法教育所深深吸引。工作中,谁都被她对工作的执着而感动,她经常虚心地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不懂就问;频繁地外出听课,参加教研活动,参加书法教师培训;经常接受学校老师对她的听课和评课活动,谁都看到了,她的听课笔记上总是记录地满满的,手写的教案总是字迹端正的,页数厚厚的……《撇的家族》的硬笔书法课上,她巧妙的课堂设计,精炼的教学语言,亲切的教学仪态,显著的教学效果,获得了同事们的热烈的掌声;《钩的旋律》作为书法实验学校的验收展示课,获得了上海市书法协会、美术教研员沈金龙的赞赏;《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成功获得上海市大屯杯写字评比二等奖;作为写字课教师,她还向全区语文教师展示了《花种》一课,向他们展示了如何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正确有效的硬笔书写指导。课堂上的她,充满着激情,课堂上的孩子们,充满着兴趣。是她,让传统文化深入了孩子们的心灵,谱写在一张张宣纸上;是她,让原本枯燥乏味的书法学习,却成了孩子们展露“勤奋、好学”的新的亮点。她一直认为,如果自己要给孩子们一杯水,那么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才够。传统文化虽在不断的继承当中,可也在不断的更新与进步中,必须要不断地学习。

二、潜心科研,谋求发展,形成特色

     只要提及科研,每个老师都为写论文、研究课题而感到困难重重,压力山大,可是张燕萍老师却勇于挑战自我,她充分了解了学校作为书法实验校的办学特色,在中、高年级开发校本教材《三字经与书法》、《永字八法与励志名言》和校本课程研讨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在低年级小学生中开设“趣味墨画”的课程的构想,并结合我校“翰墨书香润校园”的特色校园文化,成功申报了2013年上海市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以“趣味墨画“为切入点,提高低年级小学生软笔书写能力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的成功申报,让学校的整个团队都为此感到无比喜悦,更增强了教师团队的凝聚力。2014年她作为课题项目组组长,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不仅开发了项目课程,落实了新校本教材在低年级课堂上的使用,而且还整合了“墨韵书香”书画社团,让更多的孩子有了学习和表现机会。在课题的项目实施中,她定期召开课题小组会议,开展磨课、评课活动,总结经验,反思成效。短短的一年里,《墨画与书法教学的有效结合》、《趣味墨画如何提高孩子的软笔书法写字兴趣》两篇论文分别在市级、国家级期刊《现代教学》、《新课程标准》上发表;而收集着孩子们的优秀作品的《趣墨“封”景集》,也为她的市级课题的结题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就在前不久,她领衔的“墨韵书香”项目还获得了2015年度嘉定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品牌项目。与此同时,该项目还幸运地得到了上海市中福会少年宫的老师们的一致认可,携手打造了以“墨韵书香”项目为主题的基地班,为学校的书法特色项目又开拓了一个广袤的空间。

走在每一层教学楼里,一抬头就可以看见的孩子们优秀的书画作品,这是张燕萍老师一幅幅精心挑选增添上墙的;走到书法教室里,满座的学生正认真地练习着毛笔字,这是张老师为孩子们提供的书写乐园;书法教室的一个角落,张贴着历年来获奖的学生名单,有“全国小学生书法作品书法、国画项目”、“孙敏书法艺术奖”、“封浜杯”等等近100多个奖项;走到校园里,每一棵绿色植物都由端正的楷书写着它们的名字;就连校门口的照片墙里,也留着墨画社团孩子们快乐活动日展现的身影……她就是这样默默地用心工作着,学校的书画特色项目也成了她个人的兴趣爱好,成了她另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三、弘扬师德,严于律己,关爱学生

高尚的师德,不需要描绘得多绚丽,多有姿彩,只要是出于学生真情的流露,对职业出于真心的喜爱,那么就能很好的表现于自身。张燕萍她不但自觉端正师德、师风,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准绳,而且她更觉得师德的范畴里除了自爱,更重要的是去爱学生。记得去年冬天,一个书法写得很好的小卫同学,因为社团活动排在放学后,因此母亲怕她回家晚,不管女儿的极力反对,坚持要她退出书画社团。张老师知道后,没有急于和她的母亲沟通,而是拍了很多小卫同学在学校里写的字画作品。张老师拍摄好照片后,加了小卫妈妈的微信,并把她的国画作品传了过去。张老师还留言给她妈妈,短信是这样写的:“小卫妈妈,您好,民族的文化是爱国和德育的体现,是倡导书品,端正学品,崇尚人品的有效途径,她的进步会在点滴中呈现,她的骄傲会在创作中体现,希望您能支持她的兴趣和选择。“终于,小卫妈妈被张老师的挽留所感动。正是张老师这样爱惜学生的心态,书画社团成员一个都没有少过。

 “虽我们不具备金钱的富有,但我们精神上是充实的。我们教师就像是春天播撒种子的人,我们心中有着秋收的期盼;有谁能像我们一样,天天面对的是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一双双晶莹的眼睛,一颗颗透明的心,我们永远不会寂寞。”这是张老师在获得2014年度嘉定区“记大功”行政奖励的表彰大会上的话。是啊,她就是那个倡导热爱民族文化,投身于书画工作,并需要孩子们陪伴的好老师啊!

联系电话:021-59137048 学校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吴杨路50号

copyright©2017 上海市嘉定区封浜小学

沪ICP备11021021号-4  |